N本报记者 李建芳
关注理由:
每年的中高考,都牵动着无数家长和学生的神经。福州市教育局 昨日公布了《2010年福州 市初中毕业会考和高中招生考试说明》。《考试说明》对中考7学科的命题原则、考试内容、考试形式、试卷结构等作了详细说明(不含初二地理和生物两学科),与往年相比,题型和考试要求都有不小的变化。
由于省教育厅在此前的2010年我省中考考试大纲中首次提出中考各科合格率要达80%的要求,这将意味着今年的中考难度比去年有所降低,试题将更简单。
语文:背诵诗文减少20篇
考试内容:正确使用常见常用的词语,包括成语、熟语等,辨析常见语病,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,会背诵、默写规定的优秀诗文60篇。课外必读书目有《西游记》、《水浒传》、《鲁滨逊漂流记》、《格列佛游记》、《骆驼祥子》和《伊索寓言》。
文言文阅读材料来自课内,有四个要求,会朗读、理解、翻译及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思想。作文方面,要求议论要有一定深度,能写出自己的真实体验,并符合题意,试题示例部分从过去的二选一形式变成了三选一。
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:闭卷笔试,满分150分,考试时间为120分钟,难度0.8,易中难比例为8∶1∶1。
试卷分为选择题 和非选择题。选择题有6题左右,分值约占15%。非选择题有132题左右,分值约占85%,其中背诵默写12分,名著阅读8分,语言运用5分左右,文言文阅读18分左右,现代文阅读35分,写作仍为60分。
变化:背诵、默写诗文比去年减少20篇,减少了《桃花源记》、《马说》等背诵内容。这也正体现了今年中考要降低考试难度、保证及格率这一宗旨。此外,课外必读书目新增了《伊索寓言》这一课外书目,删除了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。
数学:增加部分知识点
考试内容:包括数与代数、空间与图形、统计与概率、课题学习四个领域。在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,强调对数感、符号感、空间观念、统计观念、应用意识、推理能力、创新意识和个性品质等过程性、发展性 目标的考查。重视创新能力考查,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,试题形式、答案标准多样化。
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:闭卷笔试,满分150分,考试时间120分钟。试题总体难度0.8。
全卷有选择题、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,比例分别占总分的26%、14%、60%。
变化:在空间与图形部分,增加了“理解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”,“能把圆四等分、六等分”等内容。就数学科试题示例部分来看,选择题从原来的21题变成20题,填空题从12题增加到15题。英语:
口语应用题比去年减少5分
考试内容:今年的考试内容大体没有变化,在词汇要求和课外阅读方面都保持了延续性。注重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包括课程标准 中提出的语言技能、语言知识、情感态度、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要求;考生要学会使用1500~1600个单词和200~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。除教材外,课外阅读量达到15万个单词以上。
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:闭卷笔试,满分为150分,考试时间120分钟。主观题与客观题分值比例约为4∶6。全卷试题易、中、难的比例为8∶1∶1。试卷包括第一卷、第二卷和答题卡3个部分。第一卷包括听力测试题30分,语言知识应用题25分,阅读理解题35分。第二卷包括语言知识应用题20分,口语应用题10分,阅读理解题10分,书面表达题20分。
变化:今年阅读理解比去年增加5分,不过并没有增加考试题型,只是增加了阅读理解第三部分的分值,即阅读短文。
第二卷的口语应用题分值比去年减少5分。同时,今年的书面表达方面不再出现小作文。
思想品德:时事分值比重增大
考试内容:有三大块,一是课程标准中的“成长中的我”,“我与他人的关系”,“我与集体、国家和社会的关系”等内容;二是2009-2010年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;三是民族团结教育内容。其中,时事内容为2009-2010年《时事》(初中版)第1~6期有关内容。
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:开卷考试,考试时间90分钟,满分100分。选择题分值约占48%,非选择题约占52%,其中,“成长中的我”约占15%,“我与他人的关系”约占25%,“我与集体、国家和社会的关系”约占35%,时事占25%(含民族团结教育内容10%)。考试时,考生可携带教科书和《时事》杂志进入考场,其他资料不能带入考场。
变化:与去年相比,时事分值比重有所增加,从去年的20%增加到25%,“我与集体、国家和社会的关系”分值则相应下降。
物理:新增简答题关注节能减排等热点
考试内容:课标规定的“科学探究”和“科学内容”两部分。
重视学生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、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。
要求学生能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,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,区分不同概念,完成独立的实验操作,掌握科学探究七个要素,初步掌握六种能力。
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:闭卷笔试形式,全卷满分100分,考试时间90分钟。试卷难度为0.8,易、中、难比例控制在8∶1∶1。主观题占72%,客观题占28%。题型有选择题、填空、作图题、阅读、简答题、计算题、实验、探究题。
变化:和去年相比,今年新增加了简答题题型。同时,今年提出试题的题量控制在30~35题。
在延续去年命题原则的同时,今年又增加了公平适用性和时代教育性两方面的要求。在时代教育性方面,则要求融入当前社会热点,比如高新科技、环境保护、节能减排等社会热点问题。
化学:实验与探究题增加
考试内容:测试学生对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,以及所应具有的观察能力、实验能力、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。包括科学探究、身边的化学物质、物质构成的奥秘、物质的化学变化以及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部分。
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:采取闭卷笔试形式,试题满分为100分,考试时间为60分钟。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、填空与简答、实验与探究、计算与分析。
全卷难度值约0.75~0.80,其中,较易题约占80%(80分);中等难度题约占10%(10分);较难题约占10%(10分)。
变化:今年化学命题继续遵循课改精神,在考查知识点以及难度不变的情况下,适度体现探究性和开放性,关注学生发展潜能。其中,化学科题型示例中也减少了1道选择题,增加了2道实验与探究题,并在填空题中增加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的部分。
历史:福州三宝和城市精神进入考题
考试内容:今年的考试内容包括中国各代历史、中国近代史、中国现代史、乡土历史和世界古代史、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的相关内容。乡土历史内容要求识记,考生要知道昙石山文化基本情况;了解王审知 、林则徐、严复、侯德榜等人主要事迹;知道福州船政局 和福州船政学堂;知道福州传统工艺“三宝”;知道黄乃裳与“新福州”的开发以及新添加的福州城市精神。
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:开卷笔试,满分100分,考试时间为60分钟。试卷难度:0.8左右。其中,中国历史约占65%(含乡土历史约10%),世界历史约占35%。从题型与分值比例看,选择题约占40分;改错题约占10分;辨析题约占5分;材料解析题 约占25分;综合题约占20分。
变化:历史科目的要求,与去年比大体没有变化。